添加時間:2015/12/31 11:06:58 編輯:奇億網(wǎng)站建設公司
2015年,“專車”切切實實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。曾幾何時,下班高峰期打車不再難于登天,而是輕點手機即可;曾幾何時,出門在外暴雨突然而至時,不再擔心打不到車回不了家;曾幾何時,從天河打車到番禺,不再要五六十元,只要二三十元……對于普通市民來說,當時的“專車”就是“物美價廉”的代名詞。
但是,2015年,對于“專車”和專車司機們,可謂是跌宕起伏的一年——從年初“如夢似幻”般美好的“初見”,第二季度蜜月期般的“火速發(fā)展”,到第三季婚后的“紛爭不斷”,再到如今幡然醒悟“人生若只如初見”。專車司機們的心情從年初高額補貼月入過兩萬元的“豪情壯志”,到現(xiàn)在補貼基本取消月入僅數(shù)千元的“落寞失望”……如今,嚴格的專車新政細則即將出臺,專車行業(yè)似乎寒意未減。
1
一季度月入兩萬并不難
一說起專車,最早一批奮不顧身從的哥轉做專車司機的盧師傅,接連嘆了好幾個“哎”,“不是我不明白,是專車市場變化太快啊!”
盧師傅在廣州開了3年出租車,之前一直覺得很辛苦,工作強度很大,而且廣州市區(qū)路又堵,還不斷有新車和黑車(藍牌車)加入營運。
今年初,他聽說做專車很賺錢,而且出車(上線)時間自由,剛好出租車合同到期,于是他向親友借錢買了一輛二手黑色B級車凱美瑞,開始跑優(yōu)步。
“當時專車司機不多,但乘客在補貼的刺激下迅速增加。高峰期和下雨又有2.5倍的獎勵,每周滿90-100單還獎3000元”。今年頭三個月,盧師傅平均每周能賺六七千元,月入2.5萬元以上。盧師傅說,每周拿到3000元的獎勵非常重要,而這在一季度這并不算難事兒。
每憶及此,盧師傅就難抑激動。“近年來,廣州司機在私人公司,月薪一般3000多元,最多也才6000元左右,我一周就能賺6000元啊,吸引力能不大嗎?!我當時想,不到一年,二手車的錢就賺回來了,我心里那個美啊,覺得我整個人生都要改變了……我身邊很多的哥兄弟開始眼紅我,他們也想辦法,故意拒載、議價,就想‘被炒’,然后轉做專車”。
2
二季度專車司機猛增十幾倍
由于私家車做專車,平臺資產負擔輕,沒有牌照費、不用交稅,各項成本很低,因此各大專車平臺都在年初大力發(fā)展私家車司機。當時某平臺的廣告是,每天兼職三小時,月入過萬!吸引了很多像盧師傅這樣的司機。
但盧師傅很快就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,他原來所在的某個專車群,人數(shù)從100多人迅速飆升至1000人,等單、搶單的競爭同行也增加了不少。“即使在5月初,廣州Uber總部被查之后,Uber周跑100單獎1000元的補貼模式依然沒有改變。我接單雖然沒有一季度那么輕松,但仍然可以基本完成,也就是每月能保住1.2萬元的沖單獎。不過,隨著乘客素質參差不齊,要保證高分評價就變難了”。在這段日子里,他聽說更多的哥成群結隊到出租車公司離職,當時最厲害的時候,老東家車場里停了幾百臺出租車沒人開,倒是一些車從雙班改為單班,公司也發(fā)點燃油補貼,的哥比以前要舒服些。
“據(jù)我了解,在第二季度,滴滴平臺廣州注冊司機就從3月的3000多,每月翻一兩倍,到5月底已超過2萬個注冊司機。”Uber中國方面則稱,廣州今年已超越紐約等城市,成為Uber全球350多個城市中訂單量最大的城市。今年年初以來,廣州的Uber用戶數(shù)量實現(xiàn)了30倍的增長。盧師傅笑言,專車司機數(shù)據(jù)幾何式的增長,有自己的“一份功勞”。
3
7月起補貼下滑刷單之戰(zhàn)爆發(fā)
盧師傅還完車貸后,也認真考慮過專車平臺的風險,月入2萬多元,至少有接近2/3的收入來自平臺補貼和獎勵。一旦沒有補貼,扣除各項成本根本不可能月入過萬元。
盡管Uber廣州總部被查對他跑單賺錢基本沒太大影響,但當他獲悉Uber每日燒錢數(shù)千萬元,6月開始針對中國業(yè)務單獨發(fā)起融資后,已認識到專車高額補貼不可能長久,買車跑專車很可能被套。“那會,我成了祥林嫂,到哪都奉勸身邊的的哥謹慎投資,別盲目。”盧師傅說,“實際上,專車司機補貼,從7月就開始慢慢下滑,而且是多個平臺同時行動”。
伴隨著補貼下降的,是刷單之戰(zhàn)和取消率之爭接踵而至。
盧師傅多位工友因為可自由接單而選了滴滴,但第三季度開始,取消率成了這些工友脖子上的枷鎖。無論何種原因,只要單子撤銷都算入取消率,低于標準則沒有補貼甚至扣罰。特別是后期加入了強制派單,且多為兩公里外之后,取消率成了專車司機的噩夢,相當多兼職司機因此退出。
比取消率更要命的是,隨著補貼降低,各平臺特別是Uber的刷單司機卻在大增,刷單大戰(zhàn)也在平臺基層完成融資后,一觸即發(fā)。
4
“三大殺手锏”殺到專車司機開始回流
補貼大幅縮水、扣罰頻發(fā)、刷單大戰(zhàn)接踵而來,三大“殺手锏”讓眾多專車司機措手不及。盧師傅所在的專車群里,就有相當一部分被封號、被扣罰的司機黯然離場,而部分借貸買車跑專車的司機,則不得不繼續(xù)咬牙跑專車,每日如履薄冰。
如今每周百單獎勵3000元已成追憶,月入過萬元成了傳說。“我認識的專車司機中,很多都已經不跑專車了,不少中后期買車做專車的司機都在虧錢,有的工友又跑回出租車公司,開出租車或如約的士。”盧師傅說。
而面對專車新政這個即將到來的“新家長”,無論是專車平臺還是司機,都是戚戚然,“還有很多專車司機沒等到新政出臺,就已和平臺‘一拍兩散’了。”盧師傅苦笑著說。
不過,盧師傅也說,老百姓能從以往高峰期、下雨天無車可坐,到如今暴雨時分仍可打到車,已是巨大的進步,也是潮流所趨。“我希望不久后要出臺的專車新政,能讓互聯(lián)網(wǎng)專車更健康地發(fā)展,讓老百姓享受更多元化的出行服務,也讓我們有生意可做”。
■新政歷程
2015年
今年1月初,包括上海、南京、沈陽等地的專車業(yè)務被叫停,并被定性為“黑車”;北京也公開表示私家車通過打車軟件拉活屬于非法運營。當時交通部稱:鼓勵互聯(lián)網(wǎng)創(chuàng)新,但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“專車”運營。
面對互聯(lián)網(wǎng)專車這個新生事物,執(zhí)法者也面臨無法可依的情形。對如何管理專車,尤其是私家車做專車,不僅專家學者和民眾存有比較大的分歧和爭議,各個城市也態(tài)度不一。10月8日,上海市交委宣布向滴滴快的專車平臺頒發(fā)網(wǎng)絡約租車平臺經營資格許可,這使得專車的“合法化”成為可能。“上海模式”實際是一種“政府管平臺、平臺管專車”的模式。
11月底,交通部發(fā)布《深化出租汽車行業(yè)改革兩個文件征求意見總體情況分析報告》,稱有52%的意見認為應該登記為“出租客運”,令專車未來前景難測,私家車做專車或面臨8年強制報廢的要求。
12月,業(yè)內一度傳出消息——“專車新政最快或在
■解構新政
私家車轉“專車” “營運資質”成最大爭議
對此,專車司機普遍認為目前行業(yè)司機前途未卜,發(fā)展前景黯淡。如果平臺沒了私家車,也將引發(fā)連鎖反應。“如果專車必須改為營運資質,禁止私家車有條件接入,8年報廢,就會讓大量兼職司機流失。平臺可以發(fā)展其他業(yè)務,甚至可以賣車賣保險,可是專車司機呢?從資源上來說,8年報廢肯定是巨大的浪費。不如換算成行駛30萬公里(報廢參考值為60萬公里),或者無法通過年檢了再強制報廢更合理。”有業(yè)內人士直言。
此外,雖然兼職司機獲得70%的支持意見,但認為必須持證上崗的也占了多數(shù)。也就是說,未來專車司機將于參加約租車的培訓考試,持證后才可以上崗。
對于乘客比較關心的事故責任兜底問題,有業(yè)內人士表示,平臺應該承擔責任,但不是承運人責任。與過去傳統(tǒng)模式不同,承運人應該是車主,這個法律關系需要定義新的責任,包括說兜底責任,應該是保險公司,而這個保險可以由平臺負責。
■把脈新政
2016年
專車成雞肋或正式邁向中高端
對于專車運營資質及8年報廢這個最有爭議的問題,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認為,私家車車輛質量更好,檔次更多元化,“一刀切”的報廢機制會造成資源浪費。廣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則表示,作為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產品,只要符合“車輛能上路,司機有駕照與備案”就應該放行。同時,關于車輛標準,有人提到“其應該高于出租車50%”,但專家們認為,具體車輛水準應由市場自己去選擇,不應該通過行政進行干預。
面對專車新政,滴滴、Uber等平臺其實都已經開始轉型,希望通過多個業(yè)務線條的拓展,獲取更多用戶和資本關注。本月,滴滴宣布將上線拼車業(yè)務,加之之前上線的巴士、順風車、代駕等業(yè)務,滴滴已經實現(xiàn)多業(yè)務發(fā)展;Uber方面也公開表示即將在全國推廣順風車業(yè)務。此外,滴滴和Uber也都在本月起開發(fā)線上賣車業(yè)務。
征求意見稿中把“順風車”、“合乘”歸類為道德行為,所以政府對此并不加以管理。而分析報告中,對“順風車”和“拼車”等合乘模式,也是持積極放寬鼓勵的態(tài)度,認為不宜作為出租車類來管理,非要要求車輛有營運資質。如果拼車以彌補成本為主,而非以謀利為主,應允許私家車做順風車和拼車,政府加以監(jiān)管。
業(yè)內認為,如果私家車做專車必須轉變?yōu)闋I運車輛,并且強制8年報廢,那么滴滴快車、Uber等平臺的拼車業(yè)務能否納入“順風車”和“拼車”的類別也將非常關鍵。拼車若定位為“合乘”,則不該要求車輛有營運資質,那么數(shù)量極為龐大的私家車隊伍將會加入以拼車為主的業(yè)務,而退出專車業(yè)務平臺。實際上,政府部門從未表態(tài)私家車做專車合法。因為補貼減少,很多私家車司機已經不做專車,而改做“拼車”和“順風車”,基本不會被乘客投訴,被平臺扣罰。
因此,如今的專車業(yè)務或在明年成為專車平臺和司機眼中的雞肋,而“順風車”和“拼車”則可能變成新的主戰(zhàn)場。原本的專車業(yè)務,將可能正式向中高端市場邁進,由神州專車和如約的士這類以營運車輛為主的平臺以及滴滴、Uber等自建車隊平臺為主,屆時,專車優(yōu)惠將減少,價格也會更昂貴。
廣州明年將投入3000臺如約的士,然而相對于原有的十多萬臺注冊私家車的專車,數(shù)量上差距巨大,是否能填補這一塊市場需求,又如何實現(xiàn)深夜、高峰期也有約租車可用,都將是巨大的考驗。